第六十三回 32年6月,在鄂豫皖苏区周边,大地波云诡谲,敌我双方招数迭出。
1932年6月,就是民国21年6月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代,就在鄂豫皖苏区取得了四大战役的伟大胜利,全苏区红军指战员和苏区的百姓兴高采烈的时候。1932年6月9日反动派和军事委员会蒋中正在庐山召开湘、鄂、豫、皖、赣五省剿匪”会议,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对苏区发动新的军事“围剿,。秃头委员长正式采用了军师杨永泰新的围剿红军新策略。
【国民政府32年6月在卢山召开湘、鄂、豫、皖、赣五省剿匪”会议,采用了杨永泰的新的围剿红军的新策略】
何应钦、李济深、何成浚、陈诚、钱大钧、曹浩森、孙连仲、刘镇华等高级将领及汪精卫、顾维钧、黄绍闳、李石曾、熊式辉、俞飞鹏等高官参加。会议议决拨3500万元作“剿共”年费,设三省“剿共”总部于汉口,蒋介石任总司令。计划先“围剿”鄂豫皖、湘鄂西苏区,然后移师“围剿”中央苏区。会上还提出了“标本兼施”、“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口号,以军事与政治相互配合,齐头并进。
【光头委员长提出了“标本兼施”、“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口号,以军事与政治相互配合】
蒋委座在庐山会议上,正式启用了军师杨永泰的围剿战略,三十万大军全部集结到位。在反动派严格的保密措施下,一向收集情报灵敏的中央特科及相应的情报机关,对于反动派这一重大的围剿计划和重大的军事战略的变化,居然知之甚少?特别是湘鄂西苏区贺龙和夏曦红三军在敌人的突然进攻下,猝不及防,而鄂豫皖割据区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蔡申熙事先对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提出过有关的警训,但是等到徐庭瑶大军围攻霍山的时候,红二十五军的柯川俊军长还是掉以轻心了,同样大意失荆州。
【一向收集情报灵敏的中央特科及相应的情报机关,对于这一重大的围剿情报居然知之甚少】
反动派招数迭出,咱们的中央苏区也没有闲着。1932年6月5日,临时中央发出《致各苏区的军事训令》。训令通报了第四次“围剿”苏区的兵力部署,并对各地红军反“围剿”的任务作了规定。其要点为:
(1)中央苏区一、五军团主力应先与河西三军团配合解决入赣粤敌,在可能条件下占领梅岭关,再沿江北上占领赣州、吉安、樟树,以争取南昌为目的;
(4)湘赣苏区红军除与三军团配合击破入赣粤敌外,应积极在永新、莲花、宁冈等一带活动;
(5)湘鄂赣红十六军主力应加紧在鄂东南,尤其应在祟阳、蒲圻、咸宁一带活动,破坏武长铁路;
(6)湘鄂西红三军以一部兵力巩固洪湖苏区,主力应积极在襄北发展,以造成鄂中连成一片的苏区,与鄂豫皖苏区打成一片;
(7)鄂豫皖红四方面军,除以红二十五军巩固皖西新苏区外,主力应扩大巩固鄂东苏区,以一师以上兵力过平汉路配合红三军行动,造成平汉路两侧的新苏区,必要时再进攻黄陂,造成包围武汉的形势。
21日,临时中央作出《关于帝国主义四次“围剿”与我们的任务的决议》,要求各地红军必须坚决执行中央的军事计划,以造成占领南昌,包围武汉的形势;必须尽量扩大与巩固红军,中央苏区红军扩大三分之一,湘西红军扩大三分之一,鄂豫皖红军扩大二分之一;各地红军必须编足和充实起来,红军各军必须开始城中战、堡垒战与射击飞机的演习。
《决议》要求非苏区的各级党组织更大规模的组织罢工、飞行集会、和兵变,发展游击战争,创立新的苏区,以牵制敌人进攻中央苏区的力量。
【收到江西中央的训令以后,鄂豫皖中央分局也召开会议,商讨如何有效执行训令】
鄂豫皖苏区的中央分局军委电台收到了江西中央的训令以后,宋侃夫立即将中央的电报交给了书记处。在新集的中央分局办公室,书记处召集了五大书记前来商讨如何执行中央的军事训令。这个五员大将当然是书记、陈昌浩政委、蔡申熙副主席、沈泽民省委书记、总指挥。
书记处的拿出中央的来电,具体到鄂豫皖苏区的几条,要大家评评我们该如何响应中央的训令?
陈昌浩首先发言:我军刚取得四大战役胜利军威正盛,派一个师的兵力攻打平汉路,过平汉路没有一点问题,但是具体要攻打平汉路啥地方?这个还需要总指挥来制定作战计划,但是我看可行,就是配合红三军的行动如何配合?是个难题,我们大家可以寻找战机直接敲敌军一下。
蔡申熙副竹席发言道:依照我们交通传回来的最近的情报,红三军最近在襄北发动的几次战役都全部失败了,所以配合红三军的行动已经不存在了。
我们是否还要对平汉路以西发动进攻这样的一个问题需要慎重又慎重?目前我苏区周边的态势虽然平静,但是这种的平静有一点平静的过于异常?我们目前的工作是要充分做好反第四次围剿的准备工作。
书记处说道:红三军发动的襄北战役虽然失败了,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寻找机会到平汉路附近进行一次小规模的战斗,从中央给我们的军事训令来说,指示要求我们出动一个师的兵力相机行动之,对于具体的军事行动没有作出具体的要求。书记处对总指挥说道:总指挥你已经有多次在平汉路出击的战果,你看看这次中央对我们的要求,我们该怎么办?
总指挥回答到:平汉路以西我军在孝感的花园、广水等地都进行过不少的战斗,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认为目前虽然方面军已确定进入了休整,但是为了响应中央的训令我军可以出动一个师,长途奔袭广水等地,已期达到战役的突然性。
【总指挥说总的指导思想就是实施战役和战斗要有一定的突然性,得手以后马上撤回苏区】
不管红三军是否还在当地?我们都有实力进行一场这样的战斗,总的指导思想就是实施战役和战斗要有一定的突然性,得手以后马上撤回苏区。如果大家没有异议,我回去方面军总部以后,即刻制定作战计划。三五天内应该能启动作战。
书记处继续说:对于中央要求的鄂豫皖红军扩充增加兵力1/2,大家有什么意见和看法?
陈昌浩第一个发言指出:我军在一年前还是1万五千人,目前已经增加到了四万五千人,增速已达到三倍了。目前的方面军要说扩充1/2的兵力,方面军兵力就要达到七万五千人,理论上还是能做到的,但是目前我们干部战斗减员很大,干部配备严重不足。
二十五军七十三师的政委因没有人选,不得已把红军医院的院长叫来当政委。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这样的部队的战斗力是有问题的,陈昌浩政委说红军打了胜仗自然会增加兵力,但是今年我认为目前的时机还不成熟。
总指挥也赞成方面军陈昌浩政委的发言,总指挥说兵不在多而在精。目前的我们方面军的正规军的人数应该都是勉强,连排营干部严重不足,不得己火速提拔。这样会对方面军的战斗力有影响的,我们提议今年的方面军正规兵力保持不变,但是地方军和赤卫军的可以增加。
蔡申熙也赞成总指挥的意见,他说列宁军事学校训练的基层干部现在已经全部补充到了部队担任基层军官,他们很多都是来了三个月的战士,我们方面军已经在一年的内增加了三部的兵力,现在应该是保持稳定暂时不进行大规模的扩充。
书记处最后总结发言说:中央要求我们和湘鄂西苏区连成一片,目前这个任务大家都看看有没有可能?毕竟我军目前在鄂豫皖周边的战略态势已经由原来的防御态势变成了战略进攻的态势,或者说至少是战略相持态势。中央要求必要时红四方面军攻占黄陂,威胁武汉,家怎么看?
【对于是否进攻黄陂,蔡申熙说:我们这样一个时间段不应该展开对黄陂的攻击,黄陂距离汉口市只有一步之遥】
蔡申熙副主席第一个发言指出:四大战役胜利之后,我们鄂豫皖苏区周边的态势已经获得了很大改善,但是从全局出发我们仍旧是属于弱小群体,还是处于强大敌军的包围中。目前据我收集到了枣阳、随州、钟祥等地的情报,湘鄂西红三军发起的襄北战役已经完全失败,二个战略割据大区的连片慢慢的变成了不可能的事情了。所以我们绝对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湘鄂西红三军的分兵不仅没有造成襄北战役胜利,反而因为襄北战役的失败会危及到本身的洪湖苏区的安全。
目前的敌军何成浚部征集结了优势兵力对洪湖苏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洪湖苏区能独善其身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们这样一个时间段不应该展开对黄陂的攻击,黄陂距离汉口市只有一步之遥,强大的敌军利用公路快速的机动能力,可以在数小时内对我军展开反击,至于反动派空军则是几分钟就可以从王家墩机场袭击我军。
方面军总指挥也反对黄陂县展开攻势,总指挥说:黄陂的敌军经过几年战争准备,县城已经有拥有坚固的城防工事,同时黄陂距离汉口的距离太近,敌军可以每时每刻增援黄陂,对我军形成合围的态势,搞不好我们就会难以脱身。敌军在汉口的空军也是对我的重大威胁,我军目前缺乏防空兵器,在黄陂平原地带作战容易招到重大的伤亡。
如果硬要攻击这一带的县城,我倒建议不如回头攻击麻城,麻城县目前是孤悬于我鄂豫皖苏区前沿,麻城县慢慢的变成了我苏区的连接霍山的障碍,攻克麻城县敌军不敢轻易出动增援,就是敌军敢于出动,我军也可以围点打援,攻克麻城以后我鄂豫皖苏区到罗田和英山就连成一片,一直到安徽的霍山和岳西都处于我军的控制之下,可以有效解决苏区西面的战略纵深的问题。
【红四方面军经过长期围困麻城,非但没有攻克麻城,还造成了自己的重大伤亡】
其他几位书记处也都赞成放弃黄陂,攻打麻城的主张。就这样在32年6月最为诡异的这个月内,鄂豫皖苏区的战略决策就这样的开始了。让大家没想到是讨论中央关于攻打黄陂的训令,尔后出现这样的发展状况,绝对是出乎几位领导人之意外的,麻城战役最后是久攻不决,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
红四方面军经过长期围困麻城,非但没有攻克麻城,还造成了自己的重大伤亡,更要命的是,当我们正在攻打麻城的时候,敌军已完成了对我鄂豫皖苏区的重兵集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回百战百胜的红四方面军成了那个螳螂,等到白军十万大军对我七里坪苏区展开最猛烈的攻势以后,我红四方面军高级指挥员们书记、沈泽民、陈昌浩、等才如梦方醒,仓促撤围麻城迎战,第四次反围剿尚未开始已经输掉了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