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现代化的核心在于军工信息化,该领域也是我国未来长期国防投资的关键领域之一。
军工信息化是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特别是信息化战争发展的需要,而建设的国防信息体系,其目标是为实现军队的全面信息化,全方面提高军队的核心战斗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快速的提升与大范围的应用,现代军工已全面迈入信息化时代。这一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的典型高技术竞争形式,正是信息技术对机械化战争深度渗透与主导的结果,其显著特征即为信息攻击、远程精确打击及多域一体化作战的主导地位。
军工信息化产业链上游包括新材料、多元化的元件、器件及组件,其中元件涉及电容、电阻、电感等被动类型,还包含晶体管等主动类型;器件则如滤波器、功率放大器等;组件层面包括接收机、TR组件等。
新材料是军工产品的基础,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等。据公开资料显示,该环节布局厂商众多,主要参与厂商包括中航高科、中航重机、钢研高工等。
元器件作为信息化作战系统的基石,连接产品与PCB等领域,如电缆、高低频连接器及组件、射频PCB、光电连接等,共同构成了军用连接市场的庞大需求。
上游的这些元器组件本身并不具备独立功能,需被整合至中游的设备或分系统中才能发挥作用。
军工信息化产业链中游环节主要由通信终端设备及导引头等分系统构成,为下游客户提供对应的军用通信产品,是整个产业链的重要连接部分。具体包括通信设施、雷达和红外设备等分系统及配套设备。据公开资料显示,该领域中科三航、中船应急、光启技术、中国长城、紫光国微、振华科技等都是细致划分领域的代表厂商。
从产业链布局的角度来看,军工信息化核心环节包括元器件、雷达技术、电子战能力、军用通信技术、水下防御体系、武器装备保障系统和光电激光技术等关键领域。
由于军工业务涉及国防安全,军工信息化行业的进入壁垒较高,并且存在严格的进出口限制。在信息化整机的生产方面,得益于信息化装备的高保密性要求,国有企业展现出显著优势;四创电子、国睿科技以及七一二、上海瀚讯等也在加速布局。
在芯片及模块领域,我国军用芯片每年的需求量高达百亿元左右,国产CPU以景嘉微为代表的厂商已在军用领域逐步替代国外产品,不过FPGA仍然依赖进口。
随着这轮降雪降温,大家表示“好冷冷冷冷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