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检测频带:用于SF6气体绝缘电力设备的超声波检测仪,一般在20kHz~80kHz范围内;对于非接触方式的超声波检测仪,一般在20kHz~60kHz范围内。
b)超声波局部放电带电检测工作不可以少于两人。工作负责人应由有超声波局部放电带电检测经验的人员担任,开始检测前,工作负责人应向全体工作人员详细布置检测工作的各安全注意事项。
c)对复杂的带电检测或在相距较远的几个位置做工作时,应在工作负责人指挥下,在每一个工作位置分别设专人监护,带电检测工作员在工作中应思想集中,服从指挥。
b)环境相对湿度不宜大于80%,若在室外不应在有大风、雷、雨、雾、雪的环境下进行检测。
d)通过超声波局部放电检验测试仪器检测到的背景噪声幅值较小、无50Hz/100Hz频率相关性(1个工频周期出现1次/2次放电信号),不会掩盖有几率存在的局部放电信号,不会对检测造成干扰。
d)应具有放大倍数调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能,并在仪器上直观显示放大倍数大小。
g)若采用可充电电池供电,充电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充满电单次连续使用时间不低于4小时。
h)宜具备内、外同步功能,从而在“相位模式”下对检测信号进行观察和分析。
为进一步提升公司变电运检管理上的水准,实现变电管理全公司、全过程、全方位标准化,国网运检部组织26家省公司及中国电科院全面总结公司系统多年来变电设备运维检修管理经验,对现行各项管理规定进行提炼、整合、优化和标准化,以各环节工作和专业分工为对象,编制了国家电网公司变电验收、运维、检测、评价、检修通用管理规定和反事故措施(以下简称“五通一措”)。经反复征求意见,于2017年1月正式对外发布,用于替代国网总部及省、市公司原有相关变电运检管理规定,适用于公司系统各级单位。
某550kV GIS断路器屏蔽罩松动引发的放电信号图见图B.3,解体后放电痕迹见图B.4。
分析:从相位图谱中可看出信号在50mV左右,呈现典型的100Hz相位相关性,判断为屏蔽松动,形成悬浮电位放电。解体后发现明显的放电灼烧痕迹。
g)在超声波传感器检验测试面均匀涂抹专用检测耦合剂,施加适当压力紧贴于壳体外表面以尽量减小信号衰减,检测时传感器应与被试壳体保持相对静止,对于高处设备,例如某些GIS母线气室,可用配套绝缘支撑杆支撑传感器紧贴壳体外表明上进行检测,但须确保传感器与设备带电部位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h)在显示界面观察检测到的信号,观察时间不低于15秒,如果发现信号有效值/峰值无异常,50Hz/100Hz频率相关性较低,则保存数据,继续下一点检测。
j)宜具备检测图谱显示功能。提供局部放电信号的幅值、相位、放电频次等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并可采用波形图、趋势图等谱图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展示。
k)宜具备放电类型识别功能。具备模式识别功能的仪器应能判断设备中的典型局部放电类型(自由金属微粒放电、悬浮电位放电、沿面放电、绝缘内部气隙放电、金属尖端放电等),或给出各类局部放电发生的可能性,诊断结果应当简单明确。
i)如果发现信号异常,则在该气室进行多点检测,延长检测时间不少于30s并记录多组数据进行幅值对比和趋势分析,为准确进行相位相关性分析,可利用具有与运行设备相同相位关系的电源引出同步信号至检测仪器进行相位同步。亦可用耳机监听异常信号的声音特性,根据声音特性的持续性、频率高低等进行初步判断,并通过按压可能震动的部件,初步排除干扰。
在检测过程中,应随时保存超声波局放检测原始数据,可添加缺陷部位的可见光照片,并留存照片。若检测仪器数据可导出,存放方式如下:
b)建立二级文件夹,文件夹名称:调度号(如:111、14-9、224-9)。当被检测间隔三相分仓时,需分相建立文件夹,文件夹名称:调度号相别(如111A、111B、111C)。
a)同一类设备局部放电信号的横向对比,相似设备在相似环境下检测得到的局部放电信号,其测
试幅值和测试图谱应比较相似,例如对同一GIS间隔A、B、C三相断路器气室同一位置的局部放电图谱对比,可以帮助判断是否有放电。
b)同一设备历史数据的纵向对比,通过在较长的时间内多次测量同一设备的局部放电信号,可以
跟踪设备的绝缘状态劣化趋势,如果测量值有明显增大,或出现典型局部放电图谱,可判断此测试部位存在异常,典型放电图谱参见附录B。
e)将检测仪器调至适当量程,传感器悬浮于空气中,测量空间背景噪声并记录,根据现场噪声水平设定信号检测阈值。
f)将检测点选取于断路器断口处、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导体连接部件以及水平布置盆式绝缘子上方部位,检测前应将传感器贴合的壳体外表面擦拭干净,检测点间隔应小于检测仪器的有效检测范围,测量时测点应选取于气室侧下方。
本细则是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变电检测通用管理规定》编制的第4分册《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细则》,适用于35kV及以上变电站的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L、罐式断路器、金属封闭式开关柜设备。
某252kV GIS支撑绝缘子上的放电引发的信号图见图B.8,解体后放电痕迹见图B.9及图B.10。
分析:信号达到了500mV,呈现了明显的100Hz相位相关性。解体后在导电环周围发现明显的放电痕迹。
某GIS绝缘支柱绝缘子上放电信号图见图B.1,解体后放电痕迹见图B.2。
分析:在绝缘支柱绝缘子附近,测量到的信号约为10mV—20mV之间,不是很稳定,50Hz相关性较大,100Hz相关性也出现,并且也不稳定。解体后发现表面有明显的电树。
a)检查仪器完整性,按照仪器说明书连接检测仪器各部件,将检测仪器正确接地后开机。
j)在使用传感器进行仔细的检测时,如果有明显的感应电压,应戴绝缘手套,避免手部直接接触传感器金属部件。
超声波局部放电检验测试仪器一般由超声波传感器、前置信号放大器(可选)、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等组成,为实现对高处目标的检测,宜配备超声波传感器专用的绝缘支撑杆。
某363kV GIS母线筒罐体上的颗粒引发的信号图见图B.5,解体后放电痕迹见图B.6,解体后颗粒痕迹见图B.7。
分析:在母线气室手孔附近测得信号超过100mV,底部也有信号。50Hz和100Hz相关性都出现,且数值相差不多。解体后发现手孔和壳体底部都有杂质。
h)检测中应保持仪器使用的信号线完全展开,避免与电源线(若有)缠绕一起,收放信号线时禁止随意舞动,并避免信号线
a)检测前,应了解被测设备数量、型号、结构、制造厂家、安装日期等信息以及运行情况。
b)配备与检测工作相符的图纸、上次的检测记录、标准作业卡、安全作业指导卡。
d)稳定性:局部放电超声波检测仪连续工作1小时后,注入恒定幅值的脉冲信号时,其响应值的变化不应超过±20%。
a)宜具有“连续模式”、“时域模式”、“相位模式”、“飞行模式”和“特征指数模式”,其中,“连续模式”能够显示信号幅值大小、50Hz/100Hz频率相关性,“时域模式”能够显示信号幅值大小及信号波形,“相位模式”能够反映超声波信号相位分布情况,“飞行模式”能够反映自由微粒运动轨迹,“特征指数模式”能够反映超声波信号发生时间间隔。
j)填写设备检测数据记录表(附录A),对于存在异常的气室,应附检测图片和缺陷分析。
根据连续图谱、时域图谱、相位图谱特和特征指数图谱征判断测量信号是否具备50Hz/100Hz相关性。若是,说明可能存在局部放电,继续如下分析和处理:
c)若检测到异常信号,可借助其它检验测试仪器(如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仪、示波器、频谱分析仪以
及SF6分解物检测分析仪),对异常信号进行综合分析,并判断放电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判据对被测设备进行危险性评估。在条件具备时,利用声声定位/声电定位等方法,根据不同布置位置传感器检测信号的强度变化规律和时延规律来确定缺陷部位,以GIS检测为例,一般先确定缺陷位于的气室,再精确定位到高压导体/壳体等部位。同时进行缺陷类型识别,可以根据超声波检测信号的50Hz/100Hz频率相关性、信号幅值水平以及信号的相位关系,进行缺陷类型识别,具体分析方法见附录C。
d)当检测到异常时,需对该间隔上的所有气室进行检测并分别建立文件夹,文件夹名称:调度号+相别(A、B、C)+被测气室编号。
检测工作完成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检测报告整理并录入PMS系统,报告格式见附录A。
b)了解被测设备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运行状况和导致设备故障的基本因素。
c)具有一定的现场工作经验,熟悉并能严格遵守电力生产和工作现场的相关安全管理规定。
a)应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的相关要求,检修人员填写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运维人员使用维护作业卡。
a)接受过超声波局部放电带电检测培训,熟悉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诊断分析方法,了解超声波局部放电检验测试仪器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和性能,掌握超声波局部放电检验测试仪器的操作方法,具备现场检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