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分册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细则

来源:环球体育
发布时间:2024-11-06 01:51:17

...

  

第分册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细则

  h)检测中应保持仪器使用的信号线完全展开,避免与电源线(若有)缠绕一起,收放信号线时禁止随意舞动,并避免信号线外皮受到刮蹭。

  b)超声波局部放电带电检测工作不可以少于两人。工作负责人应由有超声波局部放电带电检测经验的人员担任,开始检测前,工作负责人应向全体工作人员详细布置检测工作的各安全注意事项。

  c)对复杂的带电检测或在相距较远的几个位置做工作时,应在工作负责人指挥下,在每一个工作位置分别设专人监护,带电检测工作员在工作中应思想集中,服从指挥。

  d)稳定性:局部放电超声波检测仪持续工作1小时后,注入恒定幅值的脉冲信号时,其响应值的变化不应超过±20%。

  a)宜具有“连续模式”、“时域模式”、“相位模式”、“飞行模式”和“特征指数模式”,其中,“连续模式”能够显示信号幅值大小、50Hz/100Hz频率相关性,“时域模式”能够显示信号幅值大小及信号波形,“相位模式”能够反映超声波信号相位分布情况,“飞行模式”能够反映自由微粒运动轨迹,“特征指数模式”能够反映超声波信号发生时间间隔。

  g)若采用可充电电池供电,充电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充满电单次连续使用时间不低于4小时。

  h)宜具备内、外同步功能,从而在“相位模式”下对检测信号进行观察和分析。

  为进一步提升公司变电运检管理上的水准,实现变电管理全公司、全过程、全方位标准化,国网运检部组织26家省公司及中国电科院全面总结公司系统多年来变电设备运维检修管理经验,对现行各项管理规定进行提炼、整合、优化和标准化,以各环节工作和专业分工为对象,编制了国家电网公司变电验收、运维、检测、评价、检修通用管理规定和反事故措施(以下简称“五通一措”)。经反复征求意见,于2017年1月正式对外发布,用于替代国网总部及省、市公司原有相关变电运检管理规定,适用于公司系统各级单位。

  a)接受过超声波局部放电带电检测培训,熟悉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基础原理、诊断分析方法,了解超声波局部放电检验测试仪器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和性能,掌握超声波局部放电检验测试仪器的操作方法,具备现场检测能力。

  j)宜具备检测图谱显示功能。提供局部放电信号的幅值、相位、放电频次等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并可采用波形图、趋势图等谱图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展示。

  k)宜具备放电类型识别功能。具备模式识别功能的仪器应能判断设备中的典型局部放电类型(自由金属微粒放电、悬浮电位放电、沿面放电、绝缘内部气隙放电、金属尖端放电等),或给出各类局部放电发生的可能性,诊断结果应当简单明确。

  本细则是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变电检测通用管理规定》编制的第4分册《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细则》,适用于35kV及以上变电站的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L、罐式断路器、金属封闭式开关柜设备。

  b)环境相对湿度不宜大于80%,若在室外不应在有大风、雷、雨、雾、雪的环境下进行检测。

  c)在检测时应避免大型设备振动、人员频繁走动等干扰பைடு நூலகம்带来的影响。

  d)通过超声波局部放电检验测试仪器检测到的背景噪声幅值较小、无50Hz/100Hz频率相关性(1个工频周期出现1次/2次放电信号),不会掩盖有几率存在的局部放电信号,不会对检测造成干扰。

  a)检测前,应了解被测设备数量、型号、结构、制造厂家、安装日期等信息以及运行情况。

  b)配备与检测工作相符的图纸、上次的检测记录、标准作业卡、安全作业指导卡。

  b)检测频带:用于SF6气体绝缘电力设备的超声波检测仪,一般在20kHz~80kHz范围内;对于非接触方式的超声波检测仪,一般在20kHz~60kHz范围内。

  j)在使用传感器进行仔细的检测时,如果有明显的感应电压,应戴绝缘手套,避免手部非间接接触传感器金属部件。

  超声波局部放电检验测试仪器一般由超声波传感器、前置信号放大器(可选)、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等组成,为实现对高处目标的检测,宜配备超声波传感器专用的绝缘支撑杆。

  a)检查仪器完整性,按照仪器说明书连接检验测试仪器各部件,将检验测试仪器正确接地后开机。

  b)了解被测设备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运作状况和导致设备故障的基本因素。

  c)具有一定的现场工作经验,熟悉并能严格遵守电力生产和工作现场的相关安全管理规定。

  a)应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的有关要求,检修人员填写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运维人员使用维护作业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