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的四季报数据,多只军工股在2022年四季度遭遇公募基金的显著减持,主动权益型基金对该板块的持仓市值几乎接近于零。尽管短期内存在这类现象,多个基金经理仍对军工行业的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2025年将有几率会成为行业破局之年。
具体来看,华秦科技和航材股份等核心军工股在四季度被大幅减持,公募基金对其持股票比例从之前的高位急剧下降。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三季度,主动型基金对军工股的超配达到了峰值,随后进入持续下降期。今年初,行业的业绩预告虽然数值不佳,但积极的订单数据暗示着基本面的修复。
行业分析显示,前期的积累订单将在未来一年集中释放,这一过程将为军工行业带来新的增长动能。天弘基金的李佳明指出,虽然短期市场仍存在震荡,但积极信号已然浮现,订单修复将继续推动行业的回暖。
博时基金则认为,2025年是军工行业“十四五”规划的收尾以及“十五五”规划的开端,预计将在此期间迎来多年来的迅速增加。在多重的技术升级和新产能投入的背景下,整个军工行业有望在2025至2027年间进入一个长周期的成长阶段。
与此同时,投入资金的人在寻找军工板块的投资机会时,应着重关注高景气环节,比如受益于核心装备列装的主机厂、军用航空器产业链以及高级智能材料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还提到,低空经济和信息化需求将成为下一步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总的来说,尽管目前市场对军工板块依然较为谨慎,但预计随基本面的逐步改善,军工行业在2025年前后将会迎来全面的投资机遇。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