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我国的电力需求和用电规模正在逐年增加,电力公司的压力也逐渐增加。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能加强电力公司 的综合服务服务水平、满足互动营销需求、减轻工作量,对电力经营销售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简要阐述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 公司的应用,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经营销售管理工作中的普遍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可为营销工作的开展提供较为可靠参考,以此促 进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电力;用电信息;系统;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6)12-0222-02 1 引言 跟着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电力需求的持续不断的增加,电力企业业务 种类和数量呈现出迅猛增长态势。电力经营销售往往需要处理规模十分 庞大的数据信息。这一些信息涉及电力生产、销售的多个环节,如果 处理不当就会给电力经营销售带来难以估计的影响。在这一些信息中,用 电信息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电力企业为此开发了用电 信息采集系统,该系统内容丰富、覆盖面广,能够为电力公司可以提供 多个用电层面的用电信息支持服务,从而帮助电力企业更高效、 准确、快捷地开展电力经营销售工作。在我国电力市场日益繁荣的今天,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经营销售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慢慢变得大。 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经营销售管理中的应用 2.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网线损管理中的应用 线损管理是电力企业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线损管理工作质量 必然的联系到电网运行安全与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高低。和传统 的人工线损管理方式相比,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利用对电网所有的环节 的全方位监测,实时掌握线损数据,避免了人工方式的延迟和误差 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线损管理的实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计量装置管理中的应用 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出现以前,电能计量装置一般会用人工现 场检查的管理方式。该方法限于检查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态度等 主客观因素影响,检查结果可靠性、准确性以及时效性不高。使用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计量装置情况信息将根据对应的采集终端直接 采集、传送至系统中枢,监测时间涵盖全天 24 小时,以此来实现无中 断的检测体系。管理人能通过网络,实现对设备、装置的远距 离操控,降低了计量装置管理的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3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费管理中的应用 电费收缴情况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我国电力 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电力企业在用电信息采集系 统中集成了电费管理功能,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将一个月分为 多个电费收缴周期,使得一个月多次收费成为现实,由于抄表周期 同步缩短,可以使得电力企业更加及时准确的掌握用户用电和缴费 情况,同时对于欠费用户可以起到督促作用。 2.4 电能质量监测和分析 在采集系统的应用中,通过采集各种用电数据,能够对电能质 量进行监测和分析,与过去的电能监测相比,电能监测的精细化、 信息化、实时性都有了很大提高。在电能质量监测和分析中,主要 通过以下指标来评价: 一是电压质量,通过采集系统能够对各计量 点的电压数据进行采集,对电压曲线进行分析,结合电压的限值来 分析用电用户的合格率。二是功率因数,采集系统能够对各计量点 的功率因数进行采集,记录各功率因数的发生时间及数值大小。三 是三相平衡,采集系统通过对各计量点的三相电流数据进行采集, 确定三相电流的平衡度。四是频率质量。目前还不能实现频率数据 的直接采集,可以安装一些硬件电路来测量频率的质量。 3 用电采集运维工作中常见问题分析 3.1 集中器或专变终端设备信号弱 集中器通信传输距离一般为 500 m,而部分台区供电线路较长, 所以集中器载波通信衰减较大。该情况可在需采集台区的中心或通 信信号较弱的位置加装中继器。如果集中器所处区域移动基站尚未 建立,移动信号较弱,造成集中器与主站无法通信的情况下,可联 系移动公司,为集中器安装信号放大器。专变终端设备也可借鉴此 方法来解决设备所在地移动信号弱等问题。 3.2 载波电能表抄表效果差 载波电能表抄表效果不佳,要首先检查电能表档案是否存在问 题。可能存在表号格式、电能表端口号、大小类号、数据标识和电能 表类型不正确、台区划分和台区动迁等情况,造成营销系统和采集平 台档案不一致、档案不全或档案重复等现象。此类情况经核实后及时 进行更新即可解决。如果档案不存在问题,要查看集中器 GPRS 模块 或电能表载波模块是否损坏或接触不良。解决的办法是将抄控器一端 连接到数据采集器,另一端连接集中器或电能表 485 接口,启动数据 采集器,通过抄控器模拟进行载波抄表。如果数据采集器出现当前电 能表电能示数, 表示当前载波模块通信良好, 否则需要更换载波模块。 3.3 发行电量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冻结电量存在差异 各公司全面实现无人工抄表后,发行当日的数据来自用电信息 采集系统发行当日零点的冻结数据。但系统会出现发行电量与用电 信息采集系统发行当日零点的冻结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多发生在并 户用户中。并户用户采用一个用户编号,多个计量点,多块智能电 能表。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档案的接入量中,相应的地址码下的电 能表也有多个选择。如果表信息和地址码不对应,就会造成冻结数 据的混乱。另一种情况是负荷控制终端在新建档案时,建立了两个 计量点,分别为 485 计量点和交采计量点。这两个计量点在冻结每 日的电量时,会分别冻结一个数据。但负荷控制终端是以 485 计量 点记录的冻结数据为准,如果系统误与交采计量点的冻结数据进行 比对,就会出现数据差异。运维人员能够最终靠删除交采计量点,保 留一个 485 计量点的方式杜绝此类问题的出现。 4 加强用电采集运维工作建议 4.1 加强技术攻关和厂家指导的结合在供电企业中,一般均以 电能计量班为核心构建用电信息采集技术攻关小组,并且对技术攻 关内容与重点予以明确,指定两个方向(低压、专变) ,同时也加强和 厂家的配合,对典型技术故障予以有效处理,针对典型技术故障开 展课题研讨会,编制相应的技术指导方案,以此为以后相关故障的 处理提供较为可靠依据。 4.2 在营销工作中,一定要加强各营销专业间的配合,特别是 采集、计量、业扩专业之间的信息流通,保证销户、暂停等业务流 程顺畅,确保采集、计量、业扩专业的信息一致,实现采集设备运 行状况和用电变更业务的信息相同,同时保证现场、营销系统与采 集系统的信息一致[5]。 除此之外, 重视本企业各专业间的协调配合, 确保相关业务、流程的顺利进行,有效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 此实现预期的工作目标。与此同时,重视资源统筹,确保故障排查 顺利,减少甚至避免故障的发生。 4.3 加强监督跟进与通报考核的结合 供电企业根据技术攻关小组提供的有关的资料,开展相应的培训 活动,以此来提高现场技术人员的专业相关知识水平,熟悉业务流程,从 而在发生故障的时候,可以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确保各项工作 顺利展开。与此同时,在客户服务中心网页中定期发布一些典型故 障明细与处理方案,要求各部门进行严格排查,从而有效防范故障 的发生。除此之外,加强通报机制的建设,对故障发生、处理等情 况进行总结分析,通过排名通报,督促有关部门进行改正,并且将 其划入业绩考核中,以此调动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减少或是避免 故障的发生。 (下转第 23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