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在百工楼326智慧教室成功举办了第一期“老年康复适宜技术应用”校企沙龙,活动以“科技赋能老年康复 校企共筑银龄健康”为主题,汇聚高校科研力量、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公益资源与行业领先企业,共同探索老年康复领域前沿技术与产业需求的深层次地融合径。电气学院党委书记吴涛、副书记副院长徐晴、部分教师代表以及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常熟市养老服务促进会相关领导、企业负责人参加了活动。
沙龙伊始,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老年康复工程管理办公室主任张立新讲话。他强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亟需科学技术创新的强力支撑,本次沙龙旨在构建产学研用高效对接平台,加速老年康复适宜技术的研发、转化与落地应用,切实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苏州工学院“老年康复适宜技术应用实验室”负责人丑永新副教授详细的介绍了实验室的建设目标、研究方向及团队在智能化、适老化康复辅助技术方面的初步成果,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随后,来自产业一线的声音清晰勾勒出当前技术攻关的焦点: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蔡黎明的分享直击当前老年康复技术发展的关键瓶颈,从四个方面清晰阐述了核心需求。北京聚鹿康复医疗中心/翔宇聚陆总经理许昌军聚焦心肺康复领域,寻求关键技术突破,从算法优化、慢病管理算法及康养社区场景化测试展开了分享。江苏巨贸康万家医疗设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代晋伊分享了企业视角下对老年康复设备市场应用与推广的见解及合作期待,并详细的介绍了该公司的制氧机系列新产品。在热烈的交流讨论环节,李鑫、卢振利、王小英老师分享了各自在康复辅助器械领域的研究成果,校企双方围绕上述技术需求与潜在合作点展开务实探讨,就联合研发、课题申报、人才教育培训、成果转化及在常熟等地的社区场景试点初步交换了意见,并表达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的共同意愿。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徐晴表示,学院依托“老年康复适宜技术应用实验室”,致力于有关技术研发与人才教育培训。感谢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常熟市养老服务促进会和行业前沿企业对本次沙龙的支持,今后学院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将学术研究精准对接产业痛点,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次沙龙作为系列活动的开端,成功搭建起高校智力资源与产业实践需求的桥梁。苏州工学院与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将持续推动此类平台建设,汇聚各方力量,加速破解老年康复领域的关键技术瓶颈,促进先进、普惠、适用的康复技术真正惠及广大老年群体,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贡献科技力量。